您的位置:首页 > 资讯 > 企业动态 > 正文

榜样之声 | 梁嘉明:脚踏实地攀高峰 精益求精铸匠心

2024-03-26 09:34 性质:转载 作者:柳工集团 来源:柳工集团
免责声明:中叉网(www.estacaototal.com)尊重合法版权,反对侵权盗版。(凡是我网所转载之文章,文中所有文字内容和图片视频之知识产权均系原作者和机构所有。文章内容观点,与本网无关。如有需要删除,敬请来电商榷!)
梁嘉明是乐动在线平台网页版(中国)股份有限公司中源液压阳和制造工厂的一名铣工,进入职场不到三年的他,已经被评为数控铣工高级技师,在市级、公司级数控加工比赛中屡获佳绩...

梁嘉明是广西柳工机械股份有限公司中源液压阳和制造工厂的一名铣工,进入职场不到三年的他,已经被评为数控铣工高级技师,在市级、公司级数控加工比赛中屡获佳绩。在2023年12月举行的自治区职工技能大赛决赛中,梁嘉明不负重望、过关斩将,在数控铣工赛项获得第一名,并在数控加工中心操作工赛项获得第四名

作为一名“零零后”青年工人,梁嘉明还保留着些许学生的青涩,但谈及专业领域时,梁嘉明就会像换了一个人,侃侃而谈,语气坚定而自信,就连眼神里都带着光。这样的自信与笃定,源自扎实的专业知识积累和无数个夜以继日的钻研实践。

“一个人如果想要在某领域成功变为专家,需要他在专注的一件事上至少用心坚持一万小时。”梁嘉明在校期间就经常参加职业技能比赛,作为一个“比赛型”选手,凭借着稳定的现场发挥和从容的比赛心态,他很快在校内比赛中脱颖而出,屡次代表学校参赛并获奖。梁嘉明因此更加明确了自己要在专业技术领域潜心钻研的职业规划和奋斗目标,这也奠定了他在自治区乃至国家级的比赛中斩获更高的名次的基础。加入柳工是梁嘉明迈入职业道路的第一步。柳工重视技术创新、鼓励技术比武的氛围,为梁嘉明这样的技术能手提供了广阔的成长空间,以他为代表的一批技术青年进厂后,柳工就一直全力培养他们向着技术型人才发展。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初入职场的作息调整、从学生向工人身份的认知转变,都是对梁嘉明提出的挑战。梁嘉明2020年加入中源液压件分公司,从事阀产品的精密数控加工工作。“三班倒”的工作作息让梁嘉明适应了许久,同期进厂的年轻人里,有人吃不了这份苦而离职,但企业的支持和前辈们的关心帮助梁嘉明找回了状态,他知道唯有脚踏实地、扎根一线,才能积累更多实操经验,学到更多专业知识。在梁嘉明身上,能看到属于“零零后”柳工人的赤诚与热情。厂里新引进的设备,都会让他们这些青年技术骨干先进行样件试制,之后再交予生产线投入批量生产。短短两年多的职业生涯,梁嘉明参与过20余项新产品开发工作,其中,不乏推土机电控主阀等高精端产品的加工

在数控铣加工项目比赛中,选手们需要依据工艺图纸上的要求,用数控铣床编程后由机器进行切割打磨,在规定时间内对“半成品”进行精细加工,比拼加工精度和准度。其中的关键就是做“减法”,谁对零件加工的理解深刻,使加工步骤简单高效,谁就能胜出。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看似简单的数控铣加工,涉及编程、角度测量等计算调整,需要日复一日地练习,才能积累实战经验。梁嘉明在工厂前辈们的指导下不断精进,一个个零件的打磨,也是对他实操技术的磨砺。据梁嘉明回忆,某次比赛要加工的是带斜孔的78A1402零件,加工难度大,他虽埋头练习却始终不得其法,眼看正式比赛时间越来越近,他决定去向厂里的老师傅们请教。“我仔细观察,参考借鉴前辈师傅们的做工手法,很快找到了解决问题的关键所在,先抛光零件两面,使装夹固定更牢固,这样就能更方便后续的精细操作。”

谈及未来的规划,梁嘉明表示,接下来要备战国家级比赛,争取取得好名次,为柳工的高质量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工匠精神从不局限于年龄,“一万小时定律”诠释的是对专业的认真程度,千千万万个“梁嘉明”正共同铸就着中国制造业的光辉未来。

柳州柳工叉车有限公司是乐动在线平台网页版(中国)股份有限公司的全资子公司,公司成立于 2007 年 8 月10 日,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柳州市阳和工业新区。公 司 先 后 通 过 ISOCUTR、ARAI 和 CE 等国际认证,是一家集研发、生产、销售于一体的工业车辆、集装箱正面吊运起重机的专业制造企业。公司现有柳州柳工叉车有限公司、山东柳工叉车有限公司和阿根廷SKD 制造工厂三大制造基地 ,主要生产包括电动叉车、内燃叉车、仓储车辆、牵引车、AGV 自动导航车辆和正面吊等产品,具备年产 40000 台整机及其零部件的生产能力。公司始终秉承“持续精进、追求卓越、为客户提供优质的产品与服务及解决方案”的经营理念,产品深受国内外客户广泛赞誉。

网友评论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拒绝广告

相关资讯

关注官方微信

手机扫码看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