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资讯 > 叉车技术 > 正文

军事供应链“牛鞭效应”研究综述

2010-08-23 15:44 性质:转载 作者:文/唐 虎 王 丰 黄 淞 来源:后勤工程学院现代物流研究所
免责声明:中叉网(www.estacaototal.com)尊重合法版权,反对侵权盗版。(凡是我网所转载之文章,文中所有文字内容和图片视频之知识产权均系原作者和机构所有。文章内容观点,与本网无关。如有需要删除,敬请来电商榷!)
摘 要:首先对军事供应链中“牛鞭效应”的研究背景进行了阐述,从军事供应链、一般供应链中牛鞭效应的提出、产生的成因、危害、研究模...

  摘 要:首先对军事供应链中“牛鞭效应”的研究背景进行了阐述,从军事供应链、一般供应链中牛鞭效应的提出、产生的成因、危害、研究模型等方面,对牛鞭效应的研究现状进行回顾和评述,最后对进一步研究的问题作一展望。

 

  1.军事供应链“牛鞭效应”研究背景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供应链在全世界范围内已经受到广泛的关注,众多的研究者在理论和实践上进行了诸多探讨。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影响下,用户需求不确定性的增加和外部环境的多样性变化,导致了不同程度的信息失真,牛鞭效应问题日渐突出。

  在军事后勤研究的领域,信息化条件下作战形态的变化,也势必引发后勤保障形态的变化。从20世纪90年代以来几次局部战争来看,不难发现一体化联合作战已经成为现代战争的基本形态,后勤保障中呈现出多元化、立体化、高损耗的特点,对后勤保障要求更加苛刻,实现后勤保障及时性和准确性显得至关重要。但战场环境的不确定性变化使得后勤保障的需求预测变得更加困难。传统保障模式下为了确保后勤供给的不间断,往往不得不从数量上予以弥补,也就必然会引发牛鞭效应问题,造成对社会资源的极大浪费。从我军目前的后勤储备状况上看,大量的军用物资在后勤仓库中长期积压,储存年代久远、霉烂严重、维护成本昂贵、仓库利用率低下,造成人力、物力、财力的大量浪费。虽然我军对平时后勤保障都作了计划,但由于诸如需求预测的不准确、人为的夸大等等原因都造成后勤需求的逐级放大,即牛鞭效应现象。对于战时,以海湾战争为例,其间过多的储备物资被运到前线,在运送到海湾地区大约4万只集装箱中,有一半没有用上,结果战争结束后,价值27亿美元的备用物资被运回国内。可见,无论平时还是战时的后勤保障,都不同程度存在“牛鞭效应”问题。牛鞭效应现象是供应链中一种极为常见的现象,其带来的危害是巨大的,甚至可能是致命的。特别对于军事战争而言,会使军事供应商在对部队需求进行决策时出现失误,过高或过低预测需求,导致供不应求或过多存货,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严重的甚至导致战争的失利;会使军事供应商的生产计划产生偏差,在设计工厂、仓库、配送中心和销售点的设施规模和网点布局的时候容易规划不善;还会在增加无效率成本的同时,恶化对部队用户的服务水平。

  2.军事供应链“牛鞭效应”研究现状

  目前,企业供应链关于牛鞭效应的研究已日趋成熟,相关成果也层出不穷。研究主要集中在:牛鞭效应的存在性;牛鞭效应的成因及量化;牛鞭效应的弱化及其稳定性优化。而在军事后勤领域,针对军事供应链牛鞭效应的研究尚浅,主要的相关研究成果有:

上一页123

网友评论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拒绝广告

相关资讯

热点资讯

关注官方微信

手机扫码看新闻